“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十九大报告中,文化被赋予了极高的地位和使命,文化自信“关系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强大的精神指引,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高度的文化自信,既来自于自身文化产业的繁荣兴盛,也来自于人才的开源引流。
文化人才培养:如何“引水”“造渠”是关键
“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这意味着我们急需培养和储备一大批多层次、多学科、多样性的文化事业及文化产业人才,不仅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更需要一大批综合型文化人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国家文化发展国际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嘉珊认为,人才培养尽管是“水到渠方成”,但如何“引水”“造渠”是关键。“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是文化领域自身发展的问题,人才培养也不仅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问题。要打通教育体系人才供给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之间的鸿沟,贯彻新发展理念,厘清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客观属性,从文化创作孵化、文化艺术生产、文化经纪、文化组织管理、文化贸易与交流、文化传承与保护等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实际出发,贯通人才培养与成才的全过程。”
她指出,在基础教育阶段,要着力加强人才培养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教育。从娃娃抓起,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这是广义的文化人才培养,是文化领域人才培养的根基,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在职业教育阶段,一方面要着力培养文化遗产手艺传承与保护的多样人才,同时适应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培养适应标准化、可复制、规模化文化产业发展所需人才。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务实发展继续教育,实施中高级专业技能型文化人才提升计划,对接文化领域发展现实,直接服务于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需要,弥补文化领域人才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
在高等教育阶段,要着力对接文化领域发展实际。教育主管部门要把开办交叉学科专业的自主权交给高校,由不同领域、不同特色、不同优势的高等院校主动对接文化机构与文化企业,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需求驱动文化领域的人才培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文化产业:讲好中国故事要建立可持续模式
十九大报告中“要推进国际传播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国家软实力”的内容,让蓝海集团CEO诸葛虹云深受鼓舞。“作为专注于国际传播的文化‘走出去’机构,蓝海的愿景就是希望运用已经建立的国际传播平台,将中国的信息和故事,在全球有效地传播,推动中国文化和企业‘走出去’。”
据诸葛虹云介绍,蓝海云平台已将4000多个中国故事,在由6000多家媒体组合的全球联播网上,推向了120国家的35亿受众,形成了规模化的传播量。
她透露,蓝海下一步的重点项目是联合“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3000多家媒体和国内企业共同打造“一带一路联播台”,专门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传播有关中国企业的信息和故事。“我们要通过国际化的方式、国际化的视野、国际化的技术平台向世界传播中国精彩的故事。”
在诸葛虹云看来,讲好中国故事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可持续的模式,以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环境。这是巨大的挑战,也是一次历史性的机遇。“伟大的事业是由勇敢者来推动的。我们在努力尝试着做一个勇敢者。”诸葛虹云说。